正恩口腔儿童口腔常见疾病 疾病防治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口腔常见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的有效把握,是取得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的前提,唯此才有望为儿童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本文就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诊疗现状进行了简述并提出笔者的思考,期望能为常见口腔疾病的患儿寻求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龋病 尽管口腔预防医学的快速进步为人们预防龋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即以不同的方式补充氟化物,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让龋病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员欣喜地看到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得到大幅降低,一度提出龋病有望在21世纪初被最终消除的预测。 然而,我国2005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5岁组儿童的患龋率仍高达66%,龋均3.5,其中三岁以前的低龄幼儿罹患儿童早发龋的严重程度令世界各地的儿童口腔科的临床工作人员深感,龋病仍然是儿童群体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为龋病高危儿童提供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干预极其重要。 龋病发展到出现明显的组织缺损时,临床的诊断是确切而直接的,治疗的备选方案主要是充填修复,使用的材料从最传统的银汞合金到各种高分子复合树脂、玻璃离子体等,通常根据治疗人员的条件和患者的意愿进行选择,不过部分发达国家推荐进行儿童龋病充填治疗时尽量不选用银汞合金,主要担心材料的某些成分对环境不利。 除了最常用的充填方法外,随着在发达国家使用超过30年的不锈钢预成冠被引入到我国,预成冠修复也逐步成为口腔儿科大夫的一个治疗方案选择。 如果龋病处于病损的初期,牙齿的完整性并未受到破坏,要做出准确的诊断就有较大的难度,凭借肉眼观察白色斑纹改变时应当配合检查菌斑生物膜积聚的部位是否与损害吻合,条件允许者需要借助更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包括激光荧光仪、光纤透照、电子龋病计。 治疗早期龋病损害,临床以加强口腔卫生,辅助应用氟化物等进行疾病的控制,国内很多临床大夫在治疗幼儿前牙邻面龋时更多地采用磨除龋坏部分,开放邻间隙便于清洁。日本和其它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口腔大夫更积极地应用复合树脂修复、不锈钢树脂联合预成冠修复等进行低龄儿童上前牙的龋损治疗,同时采用乳酪蛋白等促进早期龋损的自我修复。 二、牙髓病和根周疾病 牙髓病和根周疾病也是儿童口腔科的多发病,通常由未做及时治疗的龋坏牙齿累及牙髓和根周区域所致,儿童的临床症状以患牙疼痛、局部肿胀为主,偶尔也可表现为皮肤窦道溢脓或肉芽增生,部分患儿的主观症状不明显,在治疗龋坏牙齿时发现牙髓充血或坏死。 为儿童治疗牙髓病和根周疾病,可选用间接牙髓治疗、部分牙髓切断、牙髓切断、牙髓摘除、根尖诱导成形等方法,对牙髓状态的准确判断决定了患牙的愈合,目前应用最多的判断标准是牙髓出血与否、能否止血,临床和X线片有无根周病损的表现。 采用间接牙髓治疗多采用各类氢氧化钙制剂,也可选用氧化锌丁香油酚水门汀,而部分牙髓切断、牙髓切断止血后,牙髓断端可用氢氧化钙制剂、氢氧化钙-碘仿制剂、矿物三氧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s,MTA)覆盖,完成充填修复,牙髓摘除治疗在彻底清理感染牙髓组织后,选用氢氧化钙制剂、氢氧化钙-碘仿制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的充填,根尖诱导成形术在清除感染牙髓后根据条件选择氢氧化钙制剂、氢氧化钙-碘仿制剂、MTA分次或一次性诱导根尖的封闭。 牙髓病和根周疾病的治疗传统的模式以分次进行,特别对于有急性疼痛的患儿,首次为开放髓腔系统、建立引流通道,随后封入消毒药物,最后完成充填治疗。鉴于开放时间越长,牙髓系统感染微生物越复杂,更多的儿童口腔科大夫开始推荐一次性完成全部治疗的模式。 三、牙周组织疾病和口腔黏膜疾病 相比龋病、牙髓病和根周疾病,儿童的牙周组织疾病和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比较低,但是疾病的种类多,而且与全身健康状况的联系紧密,要取得正确的临床诊断并提供适当治疗是儿童口腔科临床大夫必须应对的挑战。 慢性牙龈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牙周组织疾病,与局部菌斑过度聚集相关,治疗以加强自我菌斑控制为主。如果有局部促进因素,包括不良修复体、牙齿排列不齐、口呼吸等,治疗时应首先祛除局部诱发因素;如果与全身因素关系密切,包括激素水平变化、全身疾病的口腔表现,则应尽力治疗全身疾病,促进激素水平趋于稳定。 慢性牙周疾病和侵袭性牙周疾病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为2.3%~50.3%[3],其中累及低龄幼儿或学龄儿童的侵袭性牙周炎偶见报道,且常与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往往可发现患者有家族病史。牙周疾病的基础治疗能较好地控制儿童的慢性牙周疾病,对于侵袭性牙周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在积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确定适当应用抗生素,加强菌斑自我控制,密切监控维持效果,会同修复科、儿科大夫进行失牙的修复和全身疾病的控制,则有可能保存牙周健康的乳、恒牙。 以牙龈过度生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患者在临床也有报道,有家族遗传、药物诱发或特发性等多种类型,治疗主要借助手术切除过长的牙龈,由药物诱发者需要停用或更换药物。 儿童群体中最常见的黏膜疾病以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龈口炎为主,目前临床的治疗方法缺乏特效性,主要通过抗病毒和全身支持来缓解症状,促进愈合。近来手、足、口病一度在某些区域呈流行态势,重症者可危及患儿生命,及时的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基本保障,治疗也是以抗病毒与全身支持为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急性坏死溃疡性龈口炎的患儿已经比较少见,其治疗强调完善的局部牙周治疗配合氧化剂的联合使用。 创伤性溃疡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相对高,主要与诞生牙、龋坏牙的根尖暴露、自伤等有关,治疗以祛除创伤因素为主,配合局部口腔卫生和缓解症状。 地图舌是儿童期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因致病因素尚未明确,缺乏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通常是补偿维生素、微量元素、定期清除体内寄生虫等,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可以自愈;如果患儿口内同时存在牙齿重度龋坏、牙髓疾病、根周疾病,为避免局部感染、创伤、过敏等加重地图舌的临床表现,需要及时治疗上述疾病,消除诱发因素。 四、牙齿外伤 牙齿外伤是儿童群体中常见的口腔疾病,伤及乳牙列时,牙齿以移位为主,如不损伤后继恒牙胚,则不需要积极治疗,若可能累及恒牙胚则尽早拔除移位乳牙,脱位的乳牙无需再植。如发生乳牙的牙冠折断并累及牙髓,可根据患儿与家长的配合程度选择牙髓治疗或拔牙,如发生牙根折断且松动明显者以拔牙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4]。 年轻恒牙的外伤则是儿童口腔科的重要诊疗内容,牙体组织损伤的诊断明确,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存生活牙髓,制定治疗计划时从最保守的方案开始选择,对牙髓没有暴露且就诊及时的牙冠折断病例可采用间接牙髓治疗,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牙冠形态的修复重建。如果牙髓因冠折暴露,就诊及时者可采用部分牙髓切断治疗;如果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可根据止血的情况采用牙髓切断治疗;如果牙髓已经坏死,病变累及牙根尖区域,则应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治疗,覆盖牙髓断端的材料包括氢氧化钙制剂、氢氧化钙-碘仿制剂,而诱导根尖成形的材料除氢氧化钙制剂、氢氧化钙-碘仿制剂外,有条件者可选用MTA来一次性封闭根尖或促进牙髓组织再生等达到保存外伤牙齿的目的。牙根折断部位不同,治疗方案也有差异。折断部位在根尖1/3处者可视松动程度和牙髓变化情况选择夹板固定和牙髓治疗,折断部位在根中1/3处者主要通过夹板固定进行治疗,折断部位在冠1/3处且折线与龈沟相通者可拔除松动的牙冠,保留牙根进行修复治疗。发生移位的年轻恒牙应及时复位,有异常松动者需要夹板固定,脱位的年轻恒牙应当尽快再植,以减少牙根吸收的发生率。牙齿挫入且牙根发育完成者多需要借助外力牵引复位。所有折断的牙体组织都可尝试以粘结的方式修复,适当的牙面断端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远期预后。 五、牙齿发育异常 牙齿数目异常是儿童口腔的常见病,数目过多者治疗方案通常是拔除多余牙,而数目过少者只能择机进行修复或通过正畸的方法移动牙齿,调整间隙。对于外胚叶发育异常的患儿出现乳恒牙列多个牙齿缺失者,尽早提供义齿修复促进颌骨发育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牙齿大小异常包括牙齿过大或过小,可通过与正畸、修复等学组密切合作,修整异常外形或拔牙后移动邻牙关闭间隙,再用修复的方式改变牙齿外形,或直接采用冠桥修复缺牙间隙。 儿童牙齿形态异常最常见的是融合牙和双生牙,乳牙通常不需要治疗,治疗融合或双生的恒牙可根据牙弓可用间隙、患牙髓腔和根管形态、牙齿融合程度等条件选用保留患牙、酸蚀修复预防龋病、手术分开患牙或拔除等方法。牙冠部出现的额外牙尖多见于恒牙,影响咬合关系者可选择性磨除,也可根据需要磨除牙尖、牙髓切断,进行修复。牙齿内陷和畸形中央尖也是常见的牙齿形态异常,前者可采用窝沟封闭的方法预防龋病,如早期发生牙髓病变,则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若患牙的预后差,可选择拔除患牙;后者的治疗方案与额外牙尖的处理基本一致。 牙齿结构异常中以牙釉质发育不全和牙本质发育不全最常见,因为形成的时间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而且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尽管对形成的机理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但临床治疗的早期干预和预防几乎仍不现实,目前只能根据患者的需要采用牙冠修复或酸蚀粘结修复等措施改善美观,预防患牙的过度磨耗。 要从牙齿发育异常的早期进行防治,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还有待深入,目前儿童口腔临床工作人员对常见疾病的诊断都有良好的确诊率,但在选择合适的治疗计划方面始终存在极大的挑战。 综上,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种类多样,而相似疾病因个体遗传和生活环境不同也可能出现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方面的差异,熟悉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把握治疗原则和基本方向,通过与相关学组建立密切的合作,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并付诸实施,才可能应对各种儿童口腔科疾病诊疗所特有的挑战。 上述就是为你介绍的有关正恩口腔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内容,对此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欢迎前来咨询我们网站,我们会有技术人员为你讲解。